
发布日期:2025-02-05 16:33 点击次数:140
来源:吴其伦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历来牵动资本市场的敏感神经,回望过去十年数据,上证指数在节后首日上涨概率高达70%。这一历史规律背后,是政策环境、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2024年特殊的经济修复周期中,多重积极因素正在形成共振,为节后行情构筑起坚实支撑。
一是政策暖风催生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1月降准释放万亿流动性,MLF超额续作保持市场水位。财政政策提前发力特征显著,新增万亿国债资金已拨付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速度创纪录。产业政策精准滴灌,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资本市场注入结构性机会。
国际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日渐强烈,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结的信号愈发清晰。历史经验表明,当美债收益率下行周期开启时,北向资金往往呈现加速流入态势。2024年1月外资逆势净流入超300亿元,显示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二是经济复苏夯实市场根基。制造业PMI连续三月扩张,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转正,经济先行指标传递积极信号。春节消费市场展现韧性,全国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6%,电影票房创历史次高,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8.9%,消费引擎重启为经济复苏注入动能。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跨境电商增速保持20%以上,外贸新动能对冲传统压力。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4.5%,国际机构信心修复形成估值支撑。
三是资金流动重构市场逻辑。公募基金自购潮再现,头部机构自购金额超20亿元,险资权益配置比例逼近监管上限,长期资金入市意愿增强。两融余额企稳回升,期权市场看涨合约占比升至年内高点,风险偏好修复迹象明显。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前最后一周主力资金净流入与节后首周正收益概率呈显著正相关。
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不足12倍,低于近十年均值1.5个标准差。破净个股占比降至8%以下,产业资本增持频现,安全边际构筑支撑。风格切换初现端倪,高股息策略与成长板块形成轮动,市场结构趋于健康。
在我看来,在政策托底、经济筑底、估值探底的三重作用下,2024年春节后A股开门红具备较高确定性。但需警惕地缘政治黑天鹅、汇率波动超预期等扰动因素。投资者宜把握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受益政策红利的科技制造、估值修复的大消费、以及高股息资产的价值重估。历史规律不会简单重复,但经济周期的钟摆终将回归均值。

